摘要:會計政策是一種博弈均衡,其演化內生于經濟的發(fā)展與變化,具有狀態(tài)依存性和背景依存性,并不獨立存在客觀或者最優(yōu)的會計政策。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,隨著市場范圍的拓展,專用性程度較高的資本性資產被大規(guī)模應用于現代企業(yè),進而使得融資結構向長期融資轉移,這奠定了"持續(xù)經營假設"的基礎和市場對"盈利能力"信息的關注?,F代財務會計的內在邏輯應該是植根于長期資本所有者的信息需求,即在準則制定不可能中立的情形下,偏向于長期資本所有者的信息需求,可能是更為恰當的,也是植根于歷史的邏輯。
注:因版權方要求,不能公開全文,如需全文,請咨詢雜志社。
廈門大學學報·自然科學版雜志, 雙月刊,本刊重視學術導向,堅持科學性、學術性、先進性、創(chuàng)新性,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:研究論文、海洋化學、自然語言處理專題——CCMT2020、物理海洋學、研究簡報、圖像處理專題——Chinagraph2020、簡訊、廈門大學研究亮點海洋生物、綜述等。于193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(guī)刊物。